我国陶瓷业历史悠远长久,瓷器的英文“China”,也成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代表性符号。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日前发布的《元正文化·胡润全球十大艺术陶瓷城市》排行榜中,中国城市在排行榜前十名中占据了5个席位,其中江西省景德镇市登上全球十大艺术陶瓷排行榜的宝座。此外,福建省德化县、湖南省醴陵市、广东省潮州市和江苏省宜兴市以各具特色的代表性瓷器工艺登上榜单。
据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公司此前发布的《2022—2026年艺术陶瓷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途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我国是全球艺术陶瓷和日用陶瓷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产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65%和70%。
“尽管我国艺术陶瓷产量位居全球首位,但绝大多数企业仍是世界知名陶瓷企业的代工厂。全球知名的陶瓷品牌集中在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我国企业拥有自主品牌数量稀少。”上述《报告》分析认为,换句话说,我国是全球艺术陶瓷生产大国,但不是艺术陶瓷强国。这主要是艺术陶瓷行业有着较多要求,如需要持续创新、新工艺技术、品牌营销体系等。
“大而不强”的现象也在日用陶瓷领域企业端有所体现,根据《2023元正文化·胡润中国日用陶瓷企业榜》,榜单中仅有3家日用陶瓷公司实现上市。对此,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胡润表示,日用陶瓷领域竞争很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压力大,所以能“跑出来”的头部企业不多。
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发布的《2023年全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行业运行概况》,2023年,全国瓷砖产量达到67.3亿立方米,较2022年下降8%。2023年全年,行业呈现先热后冷的发展格局。“2023年上半年,外部环境优化和消费的回暖拉动行业经济呈现出整体复苏态势,6月后,市场快速遇冷,企业经营压力急剧增大。”
卫生陶瓷协会方面进一步表示,陶瓷行业已确定进入衰退期,市场虽然在萎缩,但陶瓷经历千年万年而生生不息。“新的陶瓷材料和应用仍会层出不穷,重点是陶企能否发现新的需求,利用好新科技,创造新材料,从而找到行业新的生存空间。”
记者注意到,为了扭转发展困局,福建省德化县和湖南省醴陵市等地已开始助推陶瓷制造业向集群化转型发展。
以湖南省醴陵市为例,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有关的资料显示,醴陵市陶瓷制造产业集群已入选2023年度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目前,醴陵市拥有集材料、装备、制造、商贸、文化等完整产业链条,以华瓷股份、陶润实业、仙凤瓷业、东方电瓷为龙头的500余家链上公司实现集聚发展。醴陵市的日用陶瓷产量占全国的15%、全球的10%,先进电瓷产量占湖南全省的98%、全国的51%、全球的32%。”
和醴陵市类似,福建省德化县也在打造千亿陶瓷产业集群。德化县方面表示,当地正结合陶瓷产业发展实际和特色优势,坚持“招大引强”与“延链补链”相结合,“差异竞争”与“区域协同”相结合,进一步明确园区业态定位和产业方向。
注重技术创新和自动化、智能化制造,也是陶瓷制造企业寻求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所在。
以湖南华联瓷业为例,目前,该企业已建立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湖南省工业设计中心,同时还拥有314项专利,累计开发了2.8万余款釉色产品、3.5万余款花面产品。
记者注意到,实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转型,也是陶瓷制造业发展的一大方向。湖南省醴陵市陶瓷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替代率就走在全国陶瓷主产区前列。、玉祥瓷业等企业已开始运用智能控制、3D打印、AI等技术、设备,快速推进机器换工和自动化、智能化融合。当地集群企业上云比例已达到93%,自动化、智能化替代率也达到了75%。
据介绍,近年来,醴陵市陶瓷产业积极向先进陶瓷、陶瓷艺术、陶瓷文创文旅产业延伸,“陶瓷+”新业态模式成效显著。醴陵市已和19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组建了集群技术创新联盟,重点打造了陶瓷艺术设计、陶瓷研发、陶瓷信息化技术、陶瓷废弃物处理4支技术研发团队。
福建省德化县则引进了多家具有陶瓷智能制造优势的企业。德化县方面表示,当地已通过招引以德瓷家居为代表的11个“电器+陶瓷”相结合的上下游产业项目,通过生产家用、商用电器主控电路板、配件项目和电陶谷、电烤炉、电磁炉等陶瓷家电产品,形成“产研销”全链条集聚发展,助力德化陶瓷产业融合发展,形成陶瓷产业新业态集聚。